本志工訓練由合作夥伴「希望翻轉聯盟」成員「台灣城鄉翻轉教育學會」委託本學院教育與訓練。受訓的結業證書除本院出具證明外,將同步由台灣城鄉翻轉教育學會核發訓練時數證明。
本志工項目與永續旅遊理念結合,進一步實現城鄉資源均衡發展與教育普及化,同時促進地方經濟與文化永續性發展。以下是本學院提供的志工項目與永續旅遊的結合方式與策略:
將偏鄉教育與旅遊相結合,志工以「服務學習」的形式參與偏鄉學校教學,並結合當地文化與自然景觀,設計寓教於樂的旅遊行程。例如,舉辦以閱讀與自然觀察為主題的學習營,吸引教育志工與旅遊者共同參與,實現教學服務與旅遊體驗的雙重目標。
結合文化傳承志工的專業,設計以保存與傳承地方文化為核心的旅遊活動。例如,組織志工帶領旅遊團參訪地方歷史遺址、傳統工藝工作坊與文化節慶,並以互動式教學方式讓旅客參與文化體驗,同時促進當地居民的文化自信與經濟發展。
利用數位學習志工的專業,協助偏鄉開發智慧旅遊平台,如建立虛擬導覽、數位地圖或文化教育App。透過這些工具,吸引旅客深度探索偏鄉特色,並提供學生技術實作的學習機會,提升其數位素養與就業能力。
將環境教育融入生態旅遊,設計結合自然保育與旅遊的活動。例如,志工可帶領旅客進行淨灘、植樹、濕地保護等活動,同時教授生態保育知識,讓旅客在旅行中體驗保護自然的意義,並為地方環境永續做出貢獻。
透過職涯發展志工的參與,開發以地方產業為主題的實作型旅遊。例如,帶領旅客體驗當地傳統農耕、漁業或手工藝製作,並邀請志工分享相關產業職涯規劃經驗,不僅促進地方產業的曝光,也讓旅客體會地方生活的多樣性。
將心理輔導志工的專業融入以健康療癒為主題的旅遊行程。例如,結合偏鄉自然景觀與靜心活動,設計針對都市壓力族群的療癒旅遊方案,志工可提供心理輔導、壓力管理與團體活動,讓參與者在旅遊中獲得心靈釋放。
透過社區服務志工的努力,開發深度社區旅遊,例如以志工為導覽員,帶領旅客探索地方隱藏的歷史故事、傳統技藝或特殊景點,促進地方經濟的同時,培養旅客對地方文化的認同與珍惜。
利用藝術教育志工的創意與專業,設計以藝術體驗為主題的旅遊行程。例如,舉辦偏鄉藝術創作營或巡迴展覽,讓旅客參與當地藝術活動,同時協助偏鄉學生與居民展現藝術才能,提升文化價值。
結合健康促進志工,推動偏鄉健康旅遊行程,例如組織健康步道旅行、養生飲食課程與健康檢測服務,提升地方居民與旅客的健康意識,並讓健康理念與地方旅遊產業相輔相成。
結合國際交流志工的專業,開發跨文化交流型旅遊行程。例如,邀請國際旅客參與偏鄉教育與文化活動,志工可擔任語言翻譯與跨文化溝通角色,促進地方文化國際化與旅客文化認同感的提升。